2021-7-8 让中意经贸合作更中意 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通电话,面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变化,中意双方均表示加强战略沟通,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回首中意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始终互尊互信、互利共赢、互鉴互助。去年疫情期间,中意两国更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树立起抗疫国际合作典范。中国的发展需求与意大利优势生产体系间具有高度互补性,两国利益契合点日益增多,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意大利是首个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文件的西方大国。如今,双方在能源、邮轮制造、港口建设和第三方市场等领域都收获诸多成果。中意两国合作开端良好、源远流长,未来还将继续传承丝路精神,取得更多可视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意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与双边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
政治互信互信逐步深化。1964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签署了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协议,这是新中国与意大利的第一个双边关系协议。1965年,中国贸促会驻意大利商务代表处、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驻北京办事处正式成立,为中意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双边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中意两国经贸合作仍保持较快发展,双边贸易额总体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趋势。如今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意大利则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意大利已成为欧盟内签署农产品输华协议最多的国家。今年1至5月,中意贸易额同比增长50%,意对华出口增长75%,增幅位列欧盟主要国家首位。中国企业有力复工复产,对农产品、工业品、零部件以及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及可再生能源项目等也都恢复增长,为意大利企业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的需求增加成为欧洲制造业乃至整个出口从疫情中复苏的重要因素,奢侈品行业和汽车业等从中受益。随着中意双边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进一步上升,越来越多的意大利高端商品进入中国,进出口趋于平衡。据了解,意大利《推广“意大利制造”特别计划》一直把中国市场作为优先市场。目前,共有1400多家意大利企业在华经营,700多家中国企业在意大利落户。
开辟中意经贸往来便捷通道。今年3月,中欧班列(武汉)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并首次延伸到意大利米兰。这是中欧班列(武汉)首次延伸到意大利米兰,也是继2018年7月31日开行至英国伦敦后,中欧班列(武汉)再次延伸物流线路,为中意经济贸易往来开辟出一条更便捷的通道。
国际活动和展会成为推进两国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意大利人马可是一位贝雕商人,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他的展品就被抢购一空,第三届进博会正值疫情期间,马可参展可谓费了一番周折,但他最终还是成功来到上海。进博会让马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意大利拥有四百多万家中小企业,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中国的发展需求与意大利优势生产体系间具有高度互补性,进博会成为了意大利中小企业了解中国市场情况和拓展中国市场的绝佳平台。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到访过进博会,意大利也是第二届进博会的主宾国。如今进博会已成为帮助意大利产品拓展中国市场,乃至展示意大利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明年将迎来北京冬奥会,意大利将承办2026年冬奥会,可以预见双方在文旅和体育合作空间巨大。走出疫情阴影,恢复经济活力,中意务实合作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中意都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责任的大国,应大力推进多边主义进程和贸易自由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运行。意大利是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中方对意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工作表示支持。今年6月29日,王毅外长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时表示,应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开放包容,反对封闭排他;坚持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
中意文化经贸交流不断。意大利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欧洲国家之一。2019年,中国赴意旅游人数已突破600万人次。2022年将迎来中意文化和旅游年,这一活动在今年进入筹备期,相信中意两国在文化和旅游的合作还将绽放新活力。今年4月,“意大利文化盒子”落户广州,该项目计划在珠江钢琴创梦园内打造一个实体空间,作为推动中意之间文化和经贸交流的平台载体。
未来,中意两国将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科技创新、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互利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共同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将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商、线上展会,用好用足中欧班列等运输方式保障货物贸易畅通;着力将合作共识转换为现实成果,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两国务实合作的进程中,为两国民众带去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