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关于烦恼的名言优选汇总54句

老子关于烦恼的名言

1、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5)

3、·天下之祸莫甚于私欲,天下之患莫大于相争,衣食起居,人之性也,然过之则为欲也,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皆私欲所致,天下焉能不乱。

4、凡此两种有贪欲之人,必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藏于自心,迷失本性,损伤自己的精气神,以致苦不堪言。

5、首先对万事万物不可过于执著,执著之者难明道德,执著之人,必生妄心,妄心一起,妄欲即生,贪心妄想随即而至,当他的贪欲得不到满足之时,必会心生烦恼。所以,人应该忘却执著之心,万事不可强求,妄求,不为外物所扰,顺应自然而为。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如此即可与道合真,与德合本。

6、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7、道的这些特征,反应在人的行为上叫做德。

8、·如何能做到去欲还本,合于道德呢?

9、·道有三宝,若能执道之三宝,大道不难修矣。道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0、为无为,则无不治。(3)

11、·人生于天地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也。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1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

13、我无为而民自化。(57)

14、自然和谐,星辰顺序,天清地宁,风调雨顺,万物繁荣;

15、为无为,则无不治,天机浅则烦恼多

16、·行善之人善源于自然,欲求回报的善非真善。

17、·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家庭和谐,六亲和睦,夫妇和顺,家道昌盛,乐享天伦;

19、天地造化万物众生,虽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其不外乎一阴一阳之道,人得阳而生,阳尽而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此乃天地自然之道,无人能逆。

20、·道德学说的十大特性: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

21、外欲之人,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贪名求利,对名利取之无度,整日奔波于名利之中,以致心中不静,而生烦恼,身心皆疲。

22、顺于自然,和合阴阳,心清无欲,尽享天年,寿终正寝者,十中有三;

23、无为之益,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43)

24、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

25、不识阴阳,先天不足,病魔缠身,本可长寿而中途短命而死者,十中有三;

26、人身和谐,阴阳平衡,百脉畅通,身康体健,心旷神怡,颐养天年。

2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8、因贪欲过重,追逐名利,贪享过度,耗尽阳气,中途夭折者,十中有三。

29、·人为什么会死呢?

3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

老子关于烦恼的名言

31、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本应顺其自然,不可以倒行逆施,战争无端夺去他人生命,悖逆大道。

32、人类和谐,天下太平,社会稳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33、·何为道德?

3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水柔之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无有入于无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之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治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35、人之行事,守此三性(慈性、俭性、不敢为天下先),执此三宝,事无不成,道无不就;若舍此三宝,贪心必生,争强好胜,争权夺利,争先恐后,仁慈皆无,如此相争,与道远矣,身虽不死,神实已亡。

36、慈性自然,以仁慈之心善待天下万事万物,以己之慈,感化万物,万物受感,自亦归慈。若天下人皆慈,百姓自安,国家自治,慈焉能不勇。

37、·为何有的人死得早,有的人死得晚呢?

38、·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君命不可违,天命更不可违,兵者杀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胜为快,战争一起,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应以悲泣之心处之。

39、·衣食本为保命、养命,若有人为求衣食,终日奔波拼命,以致衣食得来,而病疾却至,乃至早亡,却又何苦呢?

40、一种叫外欲,一种叫内欲。

4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

42、·道者,天地之祖,万物之宗也。其形也虚,其象也无,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恶而改之,它是天地万物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

43、俭性清静,清清静静,无妄为之行,顺天应人,合于自然,利益万物,物物受益,俭安能不广。

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

45、·福祸互化:福祸之事相互倚伏,福可转祸,祸可转福。得福得祸,皆因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所致,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可得福,积恶可得祸,因果之理循环往复,相互转化,并无定律。

46、·治世者,应涤除妄欲,消除妄为,积蓄精力,上下合一,贵贱不分,民心自服,不生争端,天下安泰,君民同心,遵道贵德,这样则无所不治,无所不化。以此为治,则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47、人其生虽同,其死则异,其异有三:

48、国政和谐,上下同心,百官尽职,百工尽技,百姓乐业;

49、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

50、不敢为天下先,谦卑处下,无智无欲,与物无争,不炫己长,置身于后,不为人先,此为水性,此性虽不为器用,而无器能与之争,此不争之器,无器能比。

51、·人的欲望有两种:

52、德者,道者用也,二者一也。人合于道者则德,物合于道者则序,反之则为悖为逆,人德物序则天下正,人悖物逆则天下乱,和谐是道德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

5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11)

5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