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道德经20章全文及译文【71句】

道德经20章全文及译文

1、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2、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3、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近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4、“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5、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③,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④,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⑤?生之畜之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

6、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7、【译文】

8、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9、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⑥。盖闻善摄生者⑦,陆行不遇兕虎⑧,入军不被甲兵⑨;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B10。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0、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

11、道德经第十四章

12、“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13、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

14、原文:致谦者,民之贵也;致敬者,礼之贵也。

15、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的人把它当成宝贝珍惜它,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美好动听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高尚的品行可以见重于人。那些不善的人,怎能把道抛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清静无为的道进献站他们。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能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16、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③。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④,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⑤,不如坐进此道⑥。

17、“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18、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19、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20、夫唯不可识。

2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2、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

23、[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它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形成一种和气的状态,这种状态衍生出天下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形成新的和谐状态。人们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而王公贵族却以此称呼自己。所以,事物如果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反而会减损。别人教导我的,我也会拿来教导别人。蛮横强暴的人死而不得其所,我将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开始。

2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25、道是万物之奥,善人的珍宝(善人都将其作为立身行事的根本法。)。不善的人也不能违背它(“道法”),并以求用它(“道法”)来保全自己。

26、《道德经》第62章全文译文

27、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绵绵细静地雌守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

28、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29、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0、译文:谦虚者,配受尊敬,是民众的重贵;敬重者,守礼仪,是礼节的重贵。

道德经20章全文及译文

31、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⑦,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32、春秋时期·老子

33、关于这个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5、美言可以获得人们的尊重,美行可以令人效仿。不善之人,为何要弃之那?

36、古人为何要重视道?依道而行?

3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亡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9、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

40、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41、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

42、是因为只要遵循道法依道而行,则有求必得,有罪可免,所以它是天下最可贵的。

43、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

44、取至虚无的境界,安静沉着地坚守。所有的万物同在,我依此观照。万物各自生长,必归其根。回归到根本就是静止,静止就归还生命。回归生命就意味着常态,了解常态就是明智的。不了解常态,就会胡作非为,带来危险。

45、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

46、道德经第十六章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一,全文共28个字,主要讲述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即追求内心的深层宁静和虚无状态,同时要严守道德规范,坚守自己的信念。其中“守真”、“守俭”、“守拙”等词语,强调了恪守本真、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弘扬了道家精神。整篇文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是道家思想的精华之一。\n\n译文:至虚极,守静笃。

47、第10章明白四达

4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9、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也摸不着,我们把它叫作“微”。这三者的形象难以区分开来,它原本就是混沌一体的。它的上面并不显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昏暗,它绵延不绝而又不可名状,又总要回到看不见物体的虚无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50、章译文:

51、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53、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54、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6、这段经文讲述了取得极致的虚无状态,坚守内心的沉静,并通过观察万物来领会真理。万物在生命的道路上各自成长,但归根结底都回归到和谐平和的根源。回归到这个根源,就能够体现生命的本质和恒久不变的常态。只有了解并遵循这种常态,才能避免偏离正轨的错误,防止带来危险和悲剧。

57、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

58、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9、谦虚使行事谨慎,正直守信,是保持人际关系和协调发展中最重要的品德修

60、道德经·第十五章

道德经20章全文及译文

61、一、致谦者,民之贵也

6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②。虽有舟舆(yú)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3、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表现出对人和物的尊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发自觉地做到的一种觉悟。

64、“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6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6、立天子,置三公,双手拱抱璧玉,等驷马先行,以尊其位,不如坐进此道,以尊自然,以守自然。

67、第80章小国寡民

68、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69、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70、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

71、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