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问题

道德两难名词解释?

道德两难情境,是使人感到左右为难、模棱两可的道德情境。面对这种情境,个体无法对它作出“是”或“非”的断然判断,只能对矛盾情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再作出谨慎的选择。

两难问题又叫什么?

之所以称其为“两难”,难就难在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让人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什么是“特里芬两难”?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赛尔曼两难故事法?

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采用的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一种方法,其要求个体考虑是非价值并做出困难的决策,但又不可能圆满解决的假设性情境。 它们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两难情境,让被试者对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做出回答,从而研究不同文化、阶层、年龄的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判断上的特点和规律。 最早科尔伯格编制了9个道德两难故事,让被试者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其中以“海因兹偷药”故事最为有名,不仅要求儿童回答是非,还要讲出依据。 根据被试者的回答,对儿童的道德水平进行划分,并把这一水平的划分作为量表,用来测试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