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答苏武书

李陵答苏武书名句?

《答苏武书》是一篇创作于西汉时期的散文,作者李陵。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军伐匈奴右贤王,武帝召李陵负责辎重。李陵请求自率一军,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为其后援,而路按兵。 自从初降①,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②以御风雨,羶肉酪浆③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④,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茄⑤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呼子卿⑥!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⑧;身负国恩,为世所悲。于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

为什么认为李陵答苏武书伪作?

《李陵答苏武书》最早收录在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文选》之中,当时距汉武帝时期已经过去600余年了。也就是说,从汉代到南北朝之间的这段历史中,从未发现过这封书信,它是忽然冒出来的。 首先对《李陵答苏武书》提出异议并认为这是一篇伪作的是唐代刘知几。刘知几是唐代前期著名史学家,他认为,这篇书信体文章用词雕琢,语句过于华丽,过于重视形式感,不像西汉的风格。到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支持刘知几的观点。他在与朋友的书信中已经给《李陵答苏武书》进行了断代。他认为这篇书信体文章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绝对不是西汉的文章。 清代经学研究十分盛行,《李陵答苏武书》真伪之辨也成了他们的研究内容。包括浦起龙、翁方纲在内的学者都一致认为这是一篇伪作。所以到了近代,在《古文观止》的这篇文章下面会有一个注释,说明这个问题。

李陵劝降苏武原文与译文?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答苏武书概括?

《答苏武书》是一篇创作于西汉时期的散文,作者李陵。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军伐匈奴右贤王,武帝召李陵负责辎重。李陵请求自率一军,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为其后援,而路按兵不动,致使李陵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苦战之后,又逢管敢叛逃,暴露了李陵兵少无援的军情,单于遂集中兵力围攻,李陵兵尽粮绝,北面受虏。降匈奴后,曾与被匈奴扣留的苏武数次相见。始元六年(前81),苏武得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以此书作答。 这封信的主旨是为自己的投降行为解脱。信中战斗场面写得极有声色,显然是要说明,当时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己方将帅的不顾大局,武帝处置(诛陵全家)失当,所以,自己投降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进而使读者产生同情;此外,屡用强烈对比,如身处异域而怀念故土,以寡兵深入众敌而浴血奋战,苏武持节荣归而自己居人篱下,确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学者多认为系后人伪作。但《文选》中收入,当系选自《李陵集》中,故其写作时间最迟不应晚于汉代。

李陵给苏武的回信原文?

子卿足下①: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②,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毳幕③, 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 以充饥渴;举目言笑, 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 陵独何心,能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