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旱天气

本文目录一览:

伏旱是我国的特殊天气吗?

伏旱是盛夏时期的干旱。它是我国南方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降水较少,如果台风等活动较少的话,蒸发量会大于降水量,形成伏旱。 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难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夏伏旱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或反气旋

伏旱的气候特征?

伏旱,指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会导致旱灾吗?

会的,伏旱是庄稼生长旺期,也是生长的关健时刻,直接彰响庄稼后期的产量相关联,在我们这里几年前就有过这种伏旱的事情,当时苞米刚要结穗,又正是三伏天,天干旱,又没有水井来浇水,一个月后,苞米杆就变成烧火棍,一眼望去,一片焦黄,决收了,这就是伏旱导致的。

伏旱会导致旱灾吗?

伏旱原理:在伏早期间雨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没有灌溉水源的农田会发生龟裂干旱,影响农业生产。由于七八月份正是“三伏时节”,所以人们把这种天气叫做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被一种高气压控制着。在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空中的气流下沉,随着气流的下沉,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水汽 会多。

伏旱是什么意思?

伏旱,是一种气象灾害,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属于夏旱中某一时段的旱情,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 在此期间春播农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补充、供给。如果没有降雨或降雨稀少,就会发生旱情,将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或绝收和人畜饮水困难。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是什么意思?

伏旱指的是:伏:伏特加,三伏天,伏天,伏夜出,伏山,伏口,伏镇,忽报人间曾伏虎。 旱:旱鸭子,旱黄瓜,旱田,旱地,旱灾,旱涝保收,旱情,旱冰场。

东北平原有伏旱吗?

伏旱就是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 伏旱不是出现在华北,更不是在东北平原。 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这些地区降水相对丰沛。而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