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本文目录一览: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董仲舒读书方法?

董仲舒好读书,读书期间,他不仅像个大姑娘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自己家门口种的是什么菜都不知道,人们就把这叫做“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年幼时已很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更经常废寝忘餐,令他的父亲非常担心。为了让董仲舒有一个更佳的作息空间,他决定要在大宅后面建造一个花园。 园子动工一年后,虽未完全建成,但已经变得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董仲舒的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然而,他手中仍只捧着竹简,不为所动。 第二年,小花园继续兴建,更建了一坐假山,连隔邻的小朋友和亲戚的孩子都纷纷前来,爬到假山上玩耍。不过,董仲舒仍坚持在房内,动也不动,只是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连假山一眼也没有多望。 到了第三年,后花园竣工。很多亲友都带着小朋友前来观看,大家都夸奖董家花园建得精致。勤奋的董仲舒,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即使中秋节晚上,董家在花园中边赏月,都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际,去了找别人研讨诗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董仲舒喜欢骑着马出门交流学术。 他不仅在马上看书,嘴里还会不停地念叨着,好像着了魔一般。 很多人都认为董仲舒读书读傻了。 后来,董仲舒读书刻苦和痴迷的事情传到了汉武帝那里。 武帝为了提倡读书的好风气,就给董仲舒封了个国事顾问的闲职。

目不窥园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汉书原文董仲舒,广川人也。少 / 治《春秋》,孝景时 / 为博士。下帷 / 讲诵,弟子 / 传以久次 / 相授业,或 / 莫见 / 其面。 盖 / 三年不窥园,其 / 精如此。译文董仲舒,广川郡人。从年轻时,董仲舒即钻研《春秋》,孝景帝时拜为博士。董仲舒广授学生,在教室里挂上帘幕,教授经学。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中没有进出过住宅后的花园,他治学心志专一到如此程度。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意思?

指专心苦学,不受外界干扰。 西汉时期,广川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意思?

意思是三年努力学习专心致志,不窥园是说目不转睛地连园子都没看过,就是形容专心致志 《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

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目月?

【故事】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