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

本文目录一览:

歇后语怼人专用?

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12.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26.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27.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28.蝉不叫蝉--知了! 29.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30.吃核桃\非砸了不可! 31.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32.广州的癞蛤蟆\难缠(蟾)! 33.保护视力\小心眼!

什么是歇后语?有哪些例如?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它幽默风趣,耐人寻味,通常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边是比喻或叙事,后边则为前边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般说出前边的部分,就可以想到后面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叫歇后语。例如芝麻开花一一节节高,意思就是用芝麻开花这种现象来比喻生活越来越好。

6字歇后语?

1. 六月里戴皮帽——乱套 2. 六月戴毡帽——不识气候; 不看气候 3. 六月天吃西瓜——拣熟的端 4. 六个指头擦背——加一奉承 5. 六月挽黑豆——凑空哩 6. 六月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7. 六月的腊肉——有盐在先; 有言在先 8. 六月里的粪——沤到了劲 9. 六个指头抓脑壳——眼前尽是岔儿 10. 六月天卖火笼——不合时宜; 独市生意

歇后语涉及的方面有哪些?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10个歇后语答案?

1、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2、竹篮打水 —— 一场空。 3、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 4、铁打的公鸡 —— 一毛不拔。 5、新官上任 —— 三把火。 6、大水淹了龙王庙 —— 不认自家人 7、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8、瞎子点灯 —— 白费蜡。 9、留得青山在 —— 不怕没柴烧。 10、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什么是歇后语?

俗语的一种由两部分组成,前多类似谜语和谜面后,是迷底记本意,是一种口语性的引注,雨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矮字梯子上高房搭不上檐(言)。 有时省去后一部分不说,故名。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什么是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一种短小、幽默、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边是形象的比喻,起“引子”作用,如谜面;后边是解释、说明,如谜底,特别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源自唐诗的一种“歇后体”,是唐代郑綮所创。《旧唐书·郑綮列传》记有这样一则趣闻: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原本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泛流传,甚至连唐昭宗也总是听到下人吟诵。这些诗有很多是讽刺时弊的,可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很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做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则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