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

本文目录一览:

抱薪救火什么启示?

启示:解决问题要用恰当的办法,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办法往往会有相反的效果。 抱薪救火,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抱薪救火的出处和道理初三网?

抱薪救火形容一个人处事不得方法,越是想除害,害处越加多。 此典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 战国时,许多小国都被大国灭了,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历史上被叫做“战国七雄”。以秦国为最强。魏国嫠王时,先后遭秦国三次攻击,损兵失地;第四次秦国又出兵攻魏,各国诸侯见秦国不断进攻魏国,都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侵略。韩、赵二国首先相互援助,合三国兵力抗秦。可是最后仍然被秦军打败,三国损兵十五万。魏国有个大将段于子,见魏国兵败,就提议将魏国南阳地送给秦国求和。谋臣苏代向魏王说:“要想得到大将印玺的人是段于子,要得魏国地方的却是秦国,现在大王却使想要地方的人管印,使想得印的人管地,魏国的地方没有割完以前,他们都不会满足。于是他们用割地的办法去讨好秦国,这就像抱薪救火一样,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可是魏王始终下不了决心,结果终为秦国所灭。一个国家要单凭割地来求取和平,不但不能长久,最终只有被灭亡长久;只有一面发愤图强,一面抗拒侵略,才能生存。像魏王那样畏首畏尾,希冀割地求和,哪有不失败的?救火必须用水,才是对症下药,这是最简单而明显的道理。

抱薪救火一句话梗概?

抱薪救火的读后感《抱薪救火》成语意思:抱着柴草去救火。故事内容:秦国攻打魏国,魏国的君主想割地求和。但魏国的谋士苏代不想割地求和,说这样做是抱薪救火,因为秦国太贪婪了,秦国的最终目标是把魏国完全归为已有,所以只要魏国土地没有割完,秦国就不会停止进犯。

为人抱薪救火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之中什么意思?

试理解回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他人抱着柴草助燃大火的人,不能让他冻死在风雨寒冷之中(给他人送去温暖的人,不能让他冻死)。“薪”的意思是:柴草燃料。“救火”在这里可以引申理解为:助燃、让火继续烧。

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之计也?

1:扬汤止沸是指,用盛水的东西(瓢或勺)舀沸腾的水,再倒进沸腾的水里面,让它不至于溢出来。这个方法只能解一时之急,所以就叫扬汤止沸,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泛指社会性的一些问题,只解决了皮毛。 2:抱薪救火故名思义是指,抱着柴禾去救火,结果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