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来历简介20字-摘抄97句

中秋节来历简介20字

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2、中秋节的由来之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3、明确结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4、中秋节据说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5、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6、中秋节的由来之二:“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秋高气爽,历来都有吃月饼与赏月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许多诗人也有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一至到宋朝,被正式定为中秋节。

7、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8、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9、所以中秋节起源于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10、纪念屈原的说法: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那天,抱石跳汨罗江而自尽。后来人们就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1、②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12、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13、中秋节来历三

14、解释原因:中秋节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祭月习俗逐渐演化而来的

15、中秋节的由来:源自古代对月的崇拜,是一种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的民俗节日。

16、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7、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18、据说端午节是纪念一位有“五谷神”之称的古人——屈原。屈原曾在黄河里投江自尽,黄河中的动物们哀鸣将他的尸骸抬上岸,落脚的地方就有了“端午石”,以纪念他。

19、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20、秋,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蟋蟀之状,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时间概念;下半部分是火的形状,意味着禾谷成熟。这一个字形包含的意思,就是秋季、谷物成熟。

2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22、中秋节现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烤肉、吃月饼、赏月、玩灯等。

23、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期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能够团圆。

24、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25、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26、中秋节来历:

27、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28、综上所述,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29、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0、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中秋节来历简介20字

31、“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伟大诗人屈原殉国的故事。

32、在宋代之后,中秋节便开始在民间盛行起来,主要的习俗是赏月拜月、猜灯谜,历史悠久,是属于中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3、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34、中秋节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35、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36、中秋节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是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和感恩而设立的节日,始于古代中国周朝时期。

37、中秋节来历的第二个说法:

38、一是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二是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三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39、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40、此外,中秋节还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之一。

41、在唐朝时期也开始将中秋节和各种神话故事相结合,让这个节日更具有浪漫色彩,而且唐代很多诗人也用中秋月圆来寄托思乡团圆之意,因此中秋节也寓意着阖家团圆,被称为团圆节。

42、回答如下,我国的中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是全国劳动民众的民俗节日,由来己久,如果要想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可以写上篇小短文,少说也要200个字,如果就用20个字来产述中秋节的由来,那就是“来源我国古代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八月十五相会”

43、①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44、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汉武帝刘彻的七年,每年5月五日。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大部分人以此日食用粽子,赛龙舟,插茱萸等为乐趣。

45、中秋节来历三: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46、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47、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48、屈原是楚国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因被贬而投河去世。

49、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是为了庆祝秋季丰收和感谢月神嫦娥的传说而来的。据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烤焦了大地,后来神仙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这个太阳每天都会按时升起,落下。

50、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为了纪念古时的月神嫦娥。传说她喝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上,并成为月宫中善良美丽的仙女。每年八月十五,人们会团圆赏月,吃月饼,祭拜嫦娥及其它神明。

51、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52、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53、历史依据:南朝梁国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以及南北朝梁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都记录了端午节起源于人民纪念屈原。史料中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取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54、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55、“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八月中旬故称“中秋”.每季度分孟、仲、季三部分,故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56、据说中秋节是源自于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57、中秋节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58、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59、另一种说法是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后来,由于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2”。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有关。

60、中秋节来历有3种说法:

中秋节来历简介20字

61、中秋节是因为古时中国人庆祝丰收而来的;据传说在周朝时期,人们在秋分时提前过节来感谢丰收和感恩。

62、内容延伸:中秋节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大家也会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互相祝福,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秋节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节日

6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起初是由于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后来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和后羿的故事,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中秋节。

64、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65、中秋源自《嫦娥奔月》这一传说,现在的月饼,也是嫦娥思凡,而做出的。

66、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67、现在,中秋节常常被视为拉近亲情和朋友关系的好机会。

68、端午节的主要食品是粽子,它是用糯米和馅料包裹成的。

69、后羿射日玉帝奖赏一枚仙丹,徒弟逄蒙欲偷仙丹被后羿妻子嫦娥发现,为保仙丹嫦娥吃掉后飞到月亮上,为纪念妻子后羿每年八月十五制月饼纪念。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之一,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农历一年分为四个季,每一个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八月份正好是第三季度中间的一个月份,而十五日又恰好是八月的中间日期,因此得名中秋节,又名“仲秋”

70、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71、中秋节来历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72、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73、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大部分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些人、有些地方认为是为了纪念曹娥、介子推、伍子胥等。其中以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的说法影响最为广泛。

74、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75、中秋节是因为古代人们相信月亮是正月之余最圆的,所以将这一时刻定为重要的节日,以祭奠祖先和感谢自然。

76、一种说法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夸父追日的故事,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以此祈求夸父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77、一.端午节的起源,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

78、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79、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分孟仲季三个阶段。农历的八月,居于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居八月之中,故称八月十五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半。

80、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81、中,甲骨文字形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为中间、中央。

82、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83、另外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这是由于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便有了“团圆节”之称。

84、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85、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86、另一种说法是在周朝时期,中秋节是月神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向月神祈求丰收和平安。无论是哪种说法,中秋节都是一个团圆、感恩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品茶、赏花等,表达对生命和美好的向往和祈愿。

87、中国的中秋节也叫祭月节,它是从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

88、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89、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纪念屈原逝世的节日。

90、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中秋节来历简介20字

91、中秋节的来历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的,可能起源于古时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

92、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每年在河里放江豚,并吃粽子、赛龙舟。

93、后来,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神。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就会在户外赏月,吃月饼,祭拜月神,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94、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95、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

96、虽然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实有依据的只有那么一个来历。中秋节的来历是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97、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演变成为中秋节1。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2。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相约赏月、扎灯笼、猜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