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和韬光养晦
1、“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成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亦作“韬晦之计”。
2、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3、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4、而锋芒毕露指把所以底牌炫耀出来(常用贬义),和韬光养晦意思相反。
5、不露锋芒: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6、成语用法
7、意思是才华全都显露出来,没有反义词,可以延伸造句:(2)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的张扬,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
8、也可以说不到锋芒毕露的时候,就让自己韬光养晦。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些事情,没有必要非要做到一鸣惊人,我们可以让别人看得见自己的努力。不到锋芒毕露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展现自己,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努力隐藏起来。我们是努力的人,就应该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9、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10、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11、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
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如果在实际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太过于高调,锋芒太露,太引人注目的话,是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也很容易被人抢打出头鸟的,所以人有的时候,你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于背景之前,请不要太高调,也不要锋芒太露。尽量的让自己韬光养晦,让自己低调。
13、,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4、显示实力,让潜在的敌人知难而退;隐而不用,让世界更和平!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敢于亮剑;在一般情况下韬光养晦。不管是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目的是争取时间建设自己,发展自己!
15、相关故事:
16、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17、锋芒毕露,表示我是具有很强大的实力,也有使用这些实力的能力,不要轻易来招惹我!
18、刘备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从而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
19、反义词:不露锋芒、不露圭角近义词:锋芒逼人
20、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21、韬光养晦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旧唐书·宣宗记》。
22、成语出处
23、比喻人的锐气、才华等全部显露出来。也指人逞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也形容字的笔锋、笔势显露无遗。
24、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著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25、出自晋·刘昫《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后据此总结出成语“韬光养晦”。
26、一飞冲天,后发制人,运筹帷幄
27、锋芒毕露是一种勇气,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伤了自已。而韬光养晦就像每天早上喝一杯白开水,起初,没有效果,但很长一段时间后,生活自然容光焕发。三国时期,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表现出才思敏捷、才华出众的特点,并且大家公认其才超出盖其父诸葛瑾。
28、答案有:不露锋芒。
29、锋,尖锋;芒,原来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反义词:不露锋芒韬光养晦
30、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毕露:完全显露。
锋芒毕露和韬光养晦
31、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32、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指人好表现自己
33、这就像玫瑰,既有花的娇艳,又有刺的风芒。
34、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而已!”
35、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说:刚才看见院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往一件件往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36、晦:隐藏。
37、反义词:不露锋芒,韬光养晦,
38、是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39、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
40、韬光养晦,拼音tāoguāngyǎnghuì
41、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42、锋芒:刀剑的尖端;毕:完全。
43、养:休养,培养。
44、锋芒毕露的反义词是“低调”。低调是指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的态度和做法。与锋芒毕露相比,低调更加内敛、含蓄,更注重实际行动和成果,而不是表面上的张扬和表现。在社交场合和职场中,低调的态度和做法常常能够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赞誉。
45、韬光养晦,我隐藏了一些实力,尽量不跟你针尖对麦芒,用不着整天打打杀杀的,妨碍我做正事。
46、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47、“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48、做人做事不锋芒毕露是韬光养晦。
49、韬光养晦启示人们要坚忍、谦虚、谨慎、深藏,永远沉下心、沉下意、沉下身段与弱势的大多数在一起。提倡坚忍、谦逊与亲民。要在行动和谋略上,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外在表现得低下、委屈、无能,使人对自己产生厌恶的感觉,放弃对自己的戒心。依靠这种“骗人”的假象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而自己则暗中准备,积极“备战”,再瞄准时机,出奇制胜。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做个真正的智者,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50、拼音:fēngmángbìlù解释: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51、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52、韬:按捺,柔化,隐藏。
53、刘备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此时大雨倾盆,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弯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
54、反义词:锋芒毕露,
55、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觉得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56、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57、后来,诸葛恪上台后,因为性格过于任意行事,引起了众怒。最终被吴王孙亮和大臣孙俊设计陷害,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
58、韬光养晦
59、锋芒毕露常常表示某人言语或行为过于激烈、尖锐,甚至带有挑衅和攻击的意味。它的反义词可以是委曲求全、顺从妥协、隐忍忍让等。这些词汇通常表示某人表达方式温和、低调,不善于与他人发生冲突,偏好避免争议或减轻矛盾,追求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