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25字左右【44句文案】

中秋节的来历25字左右

1、一、中秋节的来历:

2、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3、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祭”活动,最早是古代的先民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祭拜月神,在秋天感恩物丰民安。传说中嫦娥奔月与后羿射日的故事,也有关于这一节日的许多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断丰富和演变,除了祭月、赏月、吃月饼外,还有敬亲、赏桂、拜神、嫁娶等风俗。中秋节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被广泛地庆祝,是中华文化及民俗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象征家庭团聚、和谐美满和爱情幸福。

4、唐初时,上流社会就已经兴起了八月十五赏月的风尚,到了中晚唐,趁八月十五月圆时赏月,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习俗,还留下了“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但在唐代,并未将八月十五冠中秋节之名。

5、谢邀,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民间各有各的的说法。农历八月十五是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6、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7、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8、中秋节的习俗一般有祭月、燃灯、赏月、追月、观潮、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竖中秋、耍禄仔、中秋宴俗、玩兔爷。

9、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10、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便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11、到了明清直至今天,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三大节日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

12、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13、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4、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5、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由来自汉朝的文化传统,最初是拜祭月神,后演变为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传说中,中秋节的月亮最圆,有家团圆、寓意月老联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16、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17、《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18、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就算是现在中秋节都是我国每年中几个法定节假日之一!要说起中秋节的来历,那59个字可远远不够描述!一说到中秋节,我们都会想起吃月饼跟赏月,当然啦,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月亮也就藏起来了。话说“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听说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19、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20、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21、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22、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3、“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24、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25、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26、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27、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28、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29、月饼起义导致的放灯谣传。

30、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25字左右

31、中秋节是由上古时代人们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演变而来。

32、因为传说明朝末年,民不聊生,人们用叛乱起义推翻了元朝,趁着中秋节秘密传递反抗的信号,点灯方法是在月饼中藏匿纸条。

33、整个宋代,八月十五赏月的风气达到高潮。《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34、中秋节是从古代的祭月演变而来的,在古代历法中,按季节分为孟月、仲月、季月三个月,农历八月正好是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而旧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二分之一,因此也被称为“中秋,最初被认为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但渐渐变成了中秋节。

35、中秋节来历二

36、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7、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8、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人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39、中秋节普及于汉代,“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到两晋时已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朝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40、自从北宋开国后,《宋史·太宗纪》记载道:“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41、中秋节来历一

42、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们于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43、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44、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