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话语包括哪五个要素【精选39句】

文学的话语包括哪五个要素

1、与日常语言相比:

2、答:四个角度指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角度。

3、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个基本要素。

4、整个文学活动都具有话语蕴藉的特性,同时特定的文本也具有话语蕴藉性。话语蕴藉由作者来创造,让读者去体味。文学话语不同于日常话语、新闻话语、科技话语、政治话语,因为文学话语具有话语蕴藉性。在特定的文本里,话语蕴藉可以通过一个篇章段落来体现,有时还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可以是人名和地名。

5、文学是作者创作的的。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不过,倘若只把文学看作作者情感的表现,而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看不到作品有其自足性,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6、在报告文学中,也经常运用话语蕴藉的手法。记得在一篇报告文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李金羽打“小门”入网。“小门”在这里就运用了话语蕴藉的手法。“小门”在这里代指对方守门员的裤裆。如果我们说“李金羽射门,球穿档入网”,这是两个球迷在谈论球赛。而如果我们说“李金羽打小门入网”,这就是文学,这就是报告文学。

7、以上是地名,让我们再看几个人名的例子。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红楼梦》就大量的运用了话语蕴藉的手法。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和最后一回,都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甄士隐,另一个是贾雨村。这两个人名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性。甄士隐,将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构成了这“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

8、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这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它是以超越事物的本来形态,

9、没有梧桐引不来凤凰,梧桐树多的地方自然会有凤凰的降临,于是这个地方便取名为落凤坡。这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然而,当它出现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时候,便具有了一定的话语蕴藉属性。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就是凤雏先生庞统庞士元。当我们读到庞统行军至落凤坡,一种不祥的预感便涌上心头。凤雏,落凤。果然,庞统与的卢宝马一起丧命于乱箭之下。

10、)含混: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一中生多

11、)含蓄: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者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小中蓄大

12、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两种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

13、三、文学作品作品的搭配有可能不符合语法规则,而日常用语的搭配则不能这样。

14、③作品:本体论,形式主义

15、与科学语言相比:

16、一、文学语言表达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思想价值观。而科学语言表现得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特征。

17、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语言文字是含蓄不露的,而意义又是深厚的)而又余味深长(有限中蕴蓄着无限;单一外衍生出多解)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化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8、二、文学语言中的词语具有特定的含义,而日常用语只是某个概念的载体。

19、②作者:表现论,浪漫主义

20、表现论的片面性在于,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21、世界即现实世界、社会生活。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话,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片面性:(不过,如果只看到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看不到二者的区别,看不到文学同时也是一种作者的主观表现,就具有片面性)

22、贾府的四个女儿: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起来念就是原(元)本应(迎)该叹(探)息(惜)的一群女人。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出了《红楼梦》中女人的命运。

23、片面性:本体论的片面性在于,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几乎彻底取代了作者的重要性,作品本体论达到了偏激的程度。

24、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以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

25、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出现了两个女人,一个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另一个是贾雨村的夫人贾娇杏。而这两个女人几乎代表了整部《红楼梦》中女人的命运。甄英莲,真的应该可怜;贾娇杏,侥幸,但是是假的。

26、④读者: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

27、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

28、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和暗示性,而日常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所指性。

29、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

30、中文专业的路过~

文学的话语包括哪五个要素

31、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32、作品作为文学的一个组成要素,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3、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葬花,无疑是整部《红楼梦》中较为出彩的一个情节。出彩之处就在于,在这个情节当中,作者运用了双重的话语蕴藉性。我们形容一个女孩长的漂亮,往往说她长的像一朵花。其实在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本身就是一朵花。黛玉即花,花即黛玉。这是第一重话语蕴藉性。为什么偏偏要安排黛玉葬花呢?其实作者这是在暗示黛玉悲剧命运的开始。现在是黛玉葬花,马上要葬的就是黛玉了,正如刚刚所讲,黛玉即花,花即黛玉。这是另一重话语蕴藉性。果然,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黛玉香销玉陨。读罢这一段悲凉凄惨的故事,我们不禁会留下“一把辛酸泪”。此处作者将话语蕴藉运用的炉火纯青,发挥的淋漓尽致,使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令人鼓掌称赞,拍案叫绝,太妙了!

34、①世界:再现论,人物更主观

35、以上阐述了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属性——话语蕴藉,希望你能够有所收获。

36、文学语言是指作家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话语。作家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现实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而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诗人的表达可以不合事理而合情理,它指向了作家的精神世界,它把作家对现实的审美感悟用虚拟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它具有一般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流畅性、整体性,还具有一般语言所不具有的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  文学语言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文学世界,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真实传达作家的审美感悟即可。如“寂寞嫦娥舒广袖”“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尽情地展现出了诗人心中真实的体验。因此,文学语言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具有内指性。  文学语言提升了一般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将读者具体带入到感受世界中。“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夜、路”更多的是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对革命斗争的长期性的体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人融为一体,共宣感时伤逝的忧国情怀。意在言外的文学语言,传达和表现了作家内心情绪,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具有心理蕴涵性。

37、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38、话语蕴藉

39、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