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物候39句

什么叫物候

1、我国古人将24个节气用音韵组成4句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节令是地方方言,其实就是节日的意思,比方五月端午,吃绿豆糕,棕子,这就叫节令食品,比方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这也叫节令食品,过了十五,月饼下架,就是节令已过,不让销售了,过时了。

3、节令即节气时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4、四时节令指得就是按季节之序,所施行的仪式和节庆。

5、物候现象非常广泛,大自然中,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

6、在各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也会因为民族差异把不同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7、廿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星象与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在我国一些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8、例句: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9、节气:犹节候。季节,气候。

10、答:节令是指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这是古代人根据一年的气候变化而演出了二十四节令。例如:立夏,立秋,立冬,立春。

11、“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内容延伸)

12、节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所谓节令是指节气、时令。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制定历法时,以二十四气来分配十二月。在月首者为节气,在月中者为中气。

13、“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14、“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

15、自然物侯是指野生动植物物候现象和一些反映季节变化的水文气象现象。是和农业物候相对应而言的,代表自然季节的变化。自然物候现象可作为指示和预报农时的指标。物候(wùhòu),是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16、节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17、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18、例句: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一个主要因素。

19、读音不同,含义不同,用法不同。

20、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现象。

21、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原因解释)

22、节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有关节令的古诗:  元宵节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七夕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重阳节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令口诀  古人将24个节气用音韵组成4句口诀,以便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3、节令,节气时令的意思,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星象与自然节侓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

24、物候: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动物的冬眠,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等)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25、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

26、节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27、人类文学中的物候,是指生物的生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植物的发芽,动物的换毛等),也包括非生物的的现象(结冰,除霜等),物候是物候学的基础,与物候学关系紧密。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比如秋天果实成熟,冬天北雁南飞这些都是物候学研究的内容。物候学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人们通过观察草木枯荣等现象,总结出了一套规律---24节气。24节气自古今来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业生产提供了指导。因此我们形象地把物候学称作“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学是一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学科。研究物候学对于安排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8、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是十二个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个中气,合称二十四节气。

29、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概括“物候”是指“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称作物候。”

30、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

什么叫物候

31、节令,节气时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在各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也会因为民族差异把不同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32、他们根据某一天几时夏至,几时秋至,几时冬至,几时春至。他是提醒人们什么时间该得暖,什么时候该穿单衣。这是一个对我们随时根据气候变化去适应的好事情。

33、节气时令

34、节令就是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吧,一年有24个节气,也是24节令,一个节令半个月,比如立春这个节令,表示天气进入春天了,天气慢慢变暖,万物复苏,是一年的收获,,都要在春天这个节令里完成,农民伯伯种地,工人要做工,都是从春天开始,到了立冬这个节令,一年都比较悠闲了。

35、节令,节气时令,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得出结论)

36、意思是物象气候的古诗。

37、节令,也有的说时令,或叫节气、季节。农历根据一年四季当中气候变化,把全年分作二十四个节气,节令到什么时候,安排什么样的农活。

38、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自然现象。

39、“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