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短的边塞诗【好句摘抄20句】

十首最短的边塞诗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3、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4、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5、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6、首句“都护新灭胡”简短地概括了灭胡之战,大唐都护将军封常清率军消灭了天山一带的胡人主力。平平无奇的五个字,背后却是惊心动魄的战争,而胜利之后道来,又蕴藏着诗人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7、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8、后俩句诗人表达意思是只有像汉朝时的卫青和李广大将军才能抵御外族入侵。

9、唐·岑参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11、作者:王昌龄

12、后两句“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极言消灭胡人后的边塞之安宁。一个“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表现出边疆安宁的景象。天山依旧孤立,而昔日天山脚下耀武扬威的胡人却已被消灭驱逐,何等的高功伟业。

13、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14、《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写著名七绝边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随后一句“士马气亦粗”描写出将士们在胜利后士气高昂欢欣鼓舞的场景。诗人能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方才气发而为诗。

16、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17、诗人首先描绘出苍凉辽远的边塞景色,自秦汉以来战火连天,使得年年有远赴边塞征人一去不归,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

18、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19、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20、短短20字的边塞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既叙事、又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盛唐时国家强盛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