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言的理解是什么
1、齐:管理。修:修养。
2、《中庸》
3、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
5、[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果:坚决。
6、《大学》中的经典句子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名言加含义
8、励志名言警句:
9、【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
10、定,心志的定向。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
11、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
12、[解读]坚持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为、行,就是实际行动。有了实际行动,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没有实际行动,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译文: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15、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
16、伟大的无产阶段文学家鲁迅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1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18、德:德行。亲:更新。
19、“言”,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指事字。“言”字是从嘴里伸出舌头的样子,“舌”上有一横画,是指示符号。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言”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20、译文: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21、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由此再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22、勤奋工作,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学习;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富有创新精神。——富兰克林2.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乔·贝利[2]3.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4.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庄子5.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才智。——沃勒6.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普劳图斯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托尔斯泰8.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从无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莱蒙托夫9.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23、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24、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2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26、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例如关于生命名言警句:1.今天就是生命,是唯一你能确知的生命。——列夫·托尔斯泰2.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3.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4.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莎士比亚5.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6.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7.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雷锋8.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10.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27、格言就是指经过历史的检验,是一种真理的意思。
28、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29、[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30、【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
对名言的理解是什么
31、译文:做事要勤奋地学习,细心的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还要踏实地去饯行。
32、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3、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
3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35、经典名言及意思
3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37、意思是指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
38、《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39、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40、正:端正。致:推极,获取。
4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42、[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43、[解读]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不足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真理再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44、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45、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
46、“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47、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
48、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第六章)
4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50、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汉•贾谊《新书•容经》
51、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52、【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53、“言”,普通话读音为yán。“言”的基本含义为讲,说,如言说、言喻;引申含义为说的话,如言论、言辞。
5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5、译文: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58、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是能够充分实现自己天性的人;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实现他人的天性;能够帮助别人充分实现天性就能充分实现万物的天性;能够让万物充分实现天性,就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为物;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为物,就可以跟天和地并列为三了。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60、在日常使用中,“言”也常做名词,表示学说;主张。
对名言的理解是什么
61、格言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锤炼而得出来的真理,一般都是至理名言,对人生的发展乃至历史的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62、《大学》
63、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交友要真诚、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