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句子115句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句子

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读书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做人比学习更重要。

3、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论语》一书中与读书相关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例。

10、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1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4、质朴而文采不够,算个乡下人,有文采却不够质朴,多是虚伪、浮夸,只有两者兼具才是君子。

1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6、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7、我15岁立志学习,30岁能有所成就,40岁遇到事情不再困惑,50岁就知道天命所归,60岁能听进去各种意见,兼听则明,70岁时收放自如。

1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读书使人进步,论语中很多关于学习的句子,读书时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懈怠。

2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5、)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6、告诉我们看人要观察他的言行,自己做事也要言行一致,不可说一套做一套。

27、)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28、我的君子观我酷爱读书,尤其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的经典之作。当我读了许多祖国的古典名著后,我从书中发现两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字,那就是“君子”。古代圣贤对于君子的论述十分丰富,以至于我常常想,究竟什么是君子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是君子。《论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吴兢说:“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成人之美、扬人之善的是君子。《左传》说:“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明朝薛萱说:“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宽容谦逊、一身正气的是君子。《论语》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悟本求真、追求大道的是君子。…………对于“君子”的议论,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我们想要学做君子,怎么学呢?如果,我们还是从前人的那些只言片语里去寻找君子的踪影,去学习君子的品行,难免我们顾此失彼,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做不了真正的君子,反而会贻笑大方。能不能够把关于君子的论述概括、提炼、综合成一套具有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呢?能不能建立一个像生物学那样的严密的分类标准,让想学做君子的人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行为标准呢?我想,是可以的。不过,我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作为一个中学生,对于君子的行为标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做君子一样的中学生,起码要有这五点。第一点,有德。这个德,指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媚、不附、不奉、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君子首先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要傲立于世间的骨气。“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君子在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以孝悌顺从为美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学生,以好学向善为美德;“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在社会是好公民,以诚信正直为美德。“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满招损,谦受益,实乃天道”“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君子在己,谦虚谨慎,以遵守礼仪、安守道义为追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君子待人,仁厚宽宏,以扬人之”善、成人之美为己任。“长则尊之,幼则庇之”“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君子尊长爱幼,一身浩然正气;“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君子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君子从善如流,两袖朗朗清风。第二点,有礼。这个礼,是礼貌,是礼节,是礼仪。“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人前举止不失体统,仪态不失端庄,言语不失谨慎是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采和质朴相协调,才是个君子。内修为德,外现为礼。坐如钟立如松,精神饱满、庄重矜持是礼;与人见面,微笑招呼、亲切问候是礼;跟人交谈,神情专注、目不斜视是礼;狭路相逢,退居一隅、避让对方是礼;进入公共场合,衣着得体、仪表大方是礼;得到赞扬,适度自谦、感谢夸奖是礼……总之,一句话,礼的本质是尊重,在家庭、学校、社会交往中,注意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而且恰当地表现出这份尊重,就是礼貌,就是礼节,就是礼仪。第三点,有志。这个志,可以是“兼善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把天下兴亡担于一肩、把民族安危系于一身的鸿鹄之志;也可以是“海到无边天作案,山登绝顶我为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奋发图强、努力攀登的奋斗之志;还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溪头卧剥莲蓬”的率真自然、洒脱无羁的个人生活情趣。当然,将国家、民族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在实现国家民族的理想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当是我们青年学生的最高追求。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我们要做君子一样的中学生,就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理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以自己的积极实践向世界证实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国人民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第四点,有道。这个道,既是道理,又是方法。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事理人情,就是有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所追求的是道理是正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为达目的,选取的是正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追求道义的方法是博学知礼。第五点,有力。这个力,不能简单地说成气力,应该指包括气力在内的能力,比如,身体强健有气力,意志坚定有毅力,头脑聪慧有智力,思维敏捷有活力,精神开朗有张力,等等等等。“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因为我们中学生将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肯定是要当大任的,必然有一天要“动”,要施展才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也就是先要“藏器”,这个器,就是指能力、才干。我们中学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藏器”,就是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才干。总而言之,君子有德,君子有礼,君子有志,君子有道,君子有力。明白了君子应具有这些素质,为我们学做君子指明了一条道路。但是,只有知行合一,笃行勤修德,谨学礼,早立志,速明道,苦练力,我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祖国需要君子,社会需要君子,时代需要君子,愿大家跟我一起努力,把我们变成君子,让我中华民族永远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29、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30、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句子

31、另外,还有人提南怀瑾,他不是搞学术的,高级一点的于丹而已。

32、《论语学而篇》中。

33、如果要进一步阅读的话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和邢昺《论语注疏》最为重要。这两种书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书集注》中华书局有新编诸子集成本(这个版本也是繁体竖排)和一种简体本;《论语注疏》不容易找到,好像有一个出版社出过一个简体本,但最为常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套书里面的,或许以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也会出,但目前没有上市。

34、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6、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3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人的智慧,为人处世和求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3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9、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0、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41、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42、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43、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4、译文:孔子说: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45、不断地求取知识来减少对未知世界的困惑,真诚地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敢的人不害怕任何困难。

46、译文:孔子说: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47、译文: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48、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4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1、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是一个人的志气不能改变;

5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3、要做好工作,要先使工具锋利。

54、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5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6、以上所提到的书目网络上都有PDF版本,如果不想购买,也可以在网上下载来看,很方便。

57、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5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5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60、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句子

6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2、告诉我们职位没有高低之分,人也无贵贱之分,一旦选定了方向,就要坚定志向去达成。

63、一个人只有经历的磨难,才能看清他的本性和品质。

64、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5、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66、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67、如果只推荐一本的话就推荐钱穆的《论语新解》吧,比较适合初学以及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三联书店和九州出版社都出版过。九州出版社出过繁体竖排的,装帧精美、版式疏朗,最为好看,但如果你是初学者,可能并不适应。好在三联有简体本,也很美观。另外,九州出版社好像也出了简体本。

68、当然也可以配上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个比较出名。因为刚开始阅读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字句、名目不好理解,有一本白话文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此书好像只有中华书局有版权,他们出这个书有好多版本,你可以随便选一个。

69、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70、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7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7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74、以前我只要听到他说的话,就会相信他这个人;而如今,我不仅要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会相信他的人。

75、在为人处世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清楚的事不要妄下评论,对于好的意见要接纳,多听取别人的建议,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76、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7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9、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80、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81、这章经文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人生启蒙,怎样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对社会群体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教育策略问题。对这个问题,孔子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做人要先修德,再学知识。对孩童的教育应当从伦理教育入手,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传授。二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无穷的积极意义。

8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83、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8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6、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87、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88、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89、)人生中三种东西最宝贵——信心健康和知识;学习中三种品质最可贵--好学好问和好思。

9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论语里关于读书的句子

91、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9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9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9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5、)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96、三日不读,口生荆棘;

97、敏而好学,不耻下;

98、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0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10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一件事时,必先做好准备,才有胜算。

103、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104、德才兼备的人才受人欢迎,受人敬仰。

105、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10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7、读书是每个的梦想!多读书上明校是每一位学子的向往,有知识走天下到哪都不怕,沒知识寸步难行,人活到老学到老,知识词汇无极限,多读古书,诗词,明道理。书每一个人都很热爱,书能让人充实每一天,能给自己充电加油!能够更好更准把握自己发挥发热

10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0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0、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111、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1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4、)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

115、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