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描写翻五岭山的场景
1、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西北。
2、这场激战,红军牺牲了许多战士。但是最后,红军大部队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取得了胜利。
3、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4、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红军不得不退入深山区,翻越老山界,进入湘西南。老山界——五岭山脉之一的越城岭,是红军出江西后第一座难行的高山,前往华南第一高峰的五岭主峰猫儿山必须通过它。这里山势陡峭,群峰林立,国民党军很难上来。饥寒交加的红军,不得不爬这座大山,找到新的退却路线。
5、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6、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筑堡防守。
7、后来9军团红军在5月9日也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8、不矛盾。
9、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10、七律长征表示高耸入云的意思是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走两个词讲的是五岭山高,人要腾云驾雾才能在上面走,乌蒙山太大,太高,红军走在上面看下面的山,就象小孩玩的泥丸子一样细小,反映了山高耸入云,站在高处看山下的东西,渺小,模糊,难以辩识。
11、五岭山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这里山势陡峭,群峰林立,人烟稀少,它也被称为老山界。山高1860米。红军长征经过此山,凭着本能向他们陌生的五岭前进.他们手上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地图.,克服重重困难,在五岭山里左冲右突,迂回转战两个月。终于在1934年12月4日越过老山界,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山。
12、蒋介石急令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又急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又命令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将红军围困在大渡河以南地区。
13、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14、经过乌蒙山中一个月的“转圈”,红二、六军团又以隐蔽奔袭的方式在敌夹缝中跳出包围圈。这一战,被周恩来称为“神来之笔”。
15、“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四川、云南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16、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17、与此同时,红军大部队都赶到渡口,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贵州山中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的注意力。
18、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19、《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我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的气质,更让我敬佩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20、当时部队的战士们衣衫褴褛,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不少红军在途中一坐下就成了冰人,永远留在了雪山。战士们嚼着辣椒,在无比强大的精神感召下翻越了雪山,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21、红军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四次胜利。以后,由于在王明路线的错误引导下,第五次"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22、在长征胜利结束以后,毛泽东同志以及其轻快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满怀豪情的《七律·长征》。这首是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曲折和悲壮,震撼了我的心灵。
23、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到达金沙江南之前,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24、“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是四川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25、“更喜岷山千里雪”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
26、读了《七律·长征》这篇作文后,时我无比敬佩红军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27、年5月3日,红军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金沙江皎平渡口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晚来到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没有在意。红军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28、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29、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
30、长征全程二万五千里,这期间,红军翻越了连绵起伏的五岭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经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越了24条大河,最后,穿越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七律长征描写翻五岭山的场景
31、在这里,着重说说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故事,渡江地点在云南省禄劝县撒营盘皎平渡。1935年5月1日至9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的率领下,靠6艘木船和37名船工,经过9天9夜的摆渡,红军3万多人马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32、“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是指绵延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交界处的五座大山,很多地方是山高林密,悬崖峭壁,敌人据险布防,修筑碉堡。可以说红军迈出的每一步都要流血牺牲。
33、当晚,派一个营的红军到渡口下游假装进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34、不矛盾。因为把五岭山的蜿蜒曲折比喻成细浪在翻腾,把磅礴的乌蒙山比喻成泥丸在滚动,可以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所以并不矛盾。
35、得知红军经过此地,蒋介石嫡系将领顾祝同统一指挥前来围攻。为避开强敌,任弼时、贺龙率部进入乌蒙山区。在这里与敌周旋自如,让敌人产生错觉,认为红军意图是从盐津北渡金沙江,急忙赶往沿江拦阻。发现不对,又回头,国民党军疲惫不堪,总追不上红军。贺龙带领红军又采取疑兵战术,布置草人于阵地前,并在树丛中插红旗,让敌人认为红军主力还在原地。红军果断从敌方两纵队之间穿插出去,从敌人外侧绕道前进。红军突围两天后,敌人才知道中了空城计。
36、答: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中涉及不少地点,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老人家用“万水千山”加以概括。
37、“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是金沙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山岭。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和云南东边高原北部。是贵州最高峰,高达2900米,长达250千米。林深草密,瘴气多发,气候恶劣。
38、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再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7点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39、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40、毛主席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声。1935月10月,毛主席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朗诵了这首诗。
41、不矛盾.因为把五岭山的蜿蜒曲折比喻成细浪在翻腾,把磅礴的乌蒙山比喻成泥丸在滚动,可以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所以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