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团结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当时,两人因为平时的一些误会,积怨很深,感情很不好。平时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 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 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心,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李光弼产生了更大的误会,心想郭子仪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了。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找到郭子仪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听后,很是诧异,忙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李光弼见郭子仪心胸如此坦荡,便带队请战。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告诉我们,无论是家还是国有困难的时候,不管有多大的矛盾,当遇到困难时,必须要团结,只有团结一致对外,别人才不敢欺负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中兴名将李光弼是个怎样的人?

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同是大唐的名将,据史书记载,李光弼本是契丹人,父亲是契丹族的酋长,在归顺唐朝不久后,李光弼的父亲便战死于沙场。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身为烈士后代的李光弼从军之后,便得到了大唐名将王忠嗣的器重。王忠嗣经常对别人说:“光弼必居我位。”,意思是说李光弼以后一定能坐上我的位置。而郭子仪则是出身官宦人家,与李光弼相比,郭子仪则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直到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右兵马使。从这点来看,李光弼比郭子仪才华更早一些为世人所看重。 公元755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皇上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造反。这一场叛乱,可以说是给了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一个得以施展才华的历史绝佳舞台。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得以上任朔方节度使,同时经过郭子仪的推荐,李光弼也当上了河东节度使,两人开始独当一面。 在叛乱发生初期,李光弼、郭子仪主要在北方集结各路兵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然后两人分别奉命与唐肃宗会师灵武,接着两军合整,军队精英全部由郭子仪带走,前去收复长安与洛阳。另一方面李光弼则带领5000弱旅奔赴太原,阻止叛军西进。 公元756年4月,李光弼和郭子仪联手接连在沙河、嘉山等地击败叛军名将史思明,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的交通线。接着李光弼到太原后,以绝对的劣势兵力又再度击败了史思明,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保住了大唐的心脏城市太原。郭子仪则一路西进,在各民族的帮助下,郭子仪经过几番苦战,最终将失落于安禄山之手的长安与洛阳,重新纳回大唐的地图板块。从战绩上来看,两人平分秋色,实在难分伯仲。

李靖和李光弼谁强?

李靖更强。 从后世官方认证的角度来看,李靖武庙十哲的位置稳如泰山,而李光弼只是七十二将之一。两者地位差距明显,一个可以竞争历史第一,一个是历史级名将。 从唐朝角度来说,李靖平定了南方最强的萧氏政权,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大功。之后灭东突厥,灭吐谷浑,直接让李世民成为了天可汗,为大唐掌控草原,开拓西域打下来坚实基础。并且一生无败绩,其他人出征(包括同为武庙十哲的李绩)李世民都要事前叮嘱一番,唯独李靖,李世民就让他放手去打。 而李光弼的主要功绩在内战,平定安史之乱,是大唐的救国功臣,但是这份天大的功劳,李光弼并不是独享的,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可以分走一半功劳。并且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他曾经吃过败仗,甚至是大败。 综上所述,无论是战绩战果还是后世的认同,李靖都强于李光弼。

李光弼是个怎样的人?

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读班固的《汉书》,治军极严,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反叛,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荐他,玄宗诏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

为什么李光弼也是河东节度使?

公元756年,李光弼经郭子仪推荐,担任河东节度副使。所以也是河东节度使。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