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2、【译文】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回答说:'我以为你问谁呢?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所谓的大臣,就是以道义侍奉国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现在仲由和冉求,只能算是具备做臣子的条件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是听从长上的人吗?'孔子说:'杀父弑君的人,他们是不会跟从的。'
3、(8)《泰伯》613字
4、'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5、【原文】11.24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6、'唯求则非邦也与?'
7、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8、【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岁稍长就受拘束。平常你们总说'没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要怎么做呢?'
9、《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
10、【原文】11.2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1、论语微子篇第十八共十一章\x0932
12、(10)《乡党》642字
13、-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4、-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5、这段话强调了在礼乐教育中,先学习的人,虽然不一定是高贵的人,但他们基础扎实、技能娴熟,拥有高水平的礼乐素养。相比之下,后学习的人可能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他们的水平可能没有先学习的人高。
16、译文:鲁国人翻修长府。闵子骞说:"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轻易发表意见,一开口说话就很中肯。"
17、译文:颜渊死了,儿子哭得悲痛。随从的人说:“你哭了!”他说:“有痛吗!不是他自己的是悲痛,谁是!”
18、(3)《八佾》689字
19、【解读】这一章我采用了孙钦善的解释。言论笃实得到赞许也不一定就是真君子,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实质说的是看人怎么看的问题。
20、【解读】我们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在这一章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就因人而异。作为老师,孔子熟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没人的不同特点而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点,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做法。孔子做事从不拘泥,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这就是智慧。
21、论语里仁篇第四共二十六章\x096
22、曾点又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要靠礼让,他出言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23、论语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x092
24、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的好学,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
25、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章\x0929
26、-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27、-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28、(11)《先进》1054字
29、(20)《尧曰》370字
30、论语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一章\x0913
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31、'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2、《论语》主要内容:
33、-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4、译文:颜渊死了,学生想厚葬的,孔子说:“不可。“守门人厚葬的。孔子说:“颜回把我像父亲一样,我不能看还你的。这不是我的过错呀,那你们呢。”
35、论语乡党篇第十\x0916
36、(1)《学而》493字
37、'曾点,你会怎么样?'曾点正在鼓瑟,瑟声渐渐稀落,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想的不一样。'
38、-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39、子曰:“先進于礼乐,野人也,後進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從先進。”
40、译文:南容经常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41、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42、【解读】子羔,也就是高柴,是子路的小师弟,小子路21岁。孔子的为学观注重修德,但孔子认为子羔年龄尚小,还不懂得权变。而子路的令孔子极为恼火,说他是狡辩。
43、孔子说:'怎么能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44、-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45、曾点接着问:'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46、曾点又问:'只有公西赤谈论的不是国家吗?'
47、这段话中,“礼”是指行为的规范,包括对于祭祀、丧葬、宴请等场合的礼仪,以及人与人相处时的一些繁琐细小的规矩。而“乐”则是指音乐、舞蹈和赋诗等艺术形式,可以培养人的情操和文化修养,提高人的素养。
48、(12)《颜渊》992字
49、译文: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贤能?"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些不足。"子贡接着说:"那么说就是子张要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
50、《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51、(19)《子张》842字
52、译文:颜渊死了,颜路请求你的车来为他买椁。孔子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啊。鲤死,有棺无椁。我不步行来为他买椁。因为我从大夫的后代,不可能步行的。“
53、译文:孔子说:"言论笃实的人可以称许他为善人,但还要进一步判断,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出来的呢?"
54、-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55、这句话强调了孝顺这一传统美德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更是对家庭价值观念的继承和传承。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孝顺依然是我们应该坚守的美德之一。
56、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57、-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口彦。
58、-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9、-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60、【译文】孔子说:'言论笃实的人可以称许他为善人,但还要进一步判断,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出来的呢?'
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61、【原文】11.22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62、【原文】11.20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63、-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6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在父亲还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理想和品德;如果父亲已经去世,就要观察他的行为和言语。如果一个人在父亲去世后三年内能够坚持不改变父亲所教导的道德和行为准则,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孝顺。
65、-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66、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67、'冉求,你会怎么样?'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能让老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能待君子去推行了。'
68、-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
69、子路抢先回答说:'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外有大国军队的进犯,内有灾情饥荒,如果由我来治理,等满三年,我就能使民众勇敢并且明白道义和法规。孔子微微一笑。
70、译文:子路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要去做。"公西华问老师:"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听到了就去做。我很疑惑,敢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地做;子路胆子太大,好勇争胜,所以我要约束他。"
7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72、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啊!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不高兴。”
73、(9)《子罕》806字
74、【原文】11.23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75、《论语》第十一章原文如下:
76、这段话的意思是,先学习礼乐的可能是平民百姓,而后学习礼乐的则是有志向成为君子的人。但如果要运用礼乐,我会跟从那些先学习礼乐的人。
77、【译文】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好人。孔子说:'不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
78、【解读】这一章是整部《论语》中较长的一章,集中谈论的是师徒五人的愿望。有述有评,人物个性鲜明,画中有画。曾点的回答很有道家的意味,儒道两家文化,很值得细细品味。
79、(7)《述而》873字
80、(14)《宪问》1340字
81、译文:季孙氏比周公还富有,而作为季孙氏的家臣的冉求还帮助季孙氏聚敛搜刮更进一步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
82、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共二十六章\x0918
83、论语雍也篇第六共三十章\x099
84、(2)《为政》579字
85、(5)《公冶长》869字
86、译文:孔子说:"仲由弹的这手瑟,怎么是我的门徒呢?"因为这个,学生们便不尊敬子路。孔子说:"子路的水平已经进入厅堂了,但还没有进入室内罢了。"
87、(17)《阳货》1019字
88、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89、《论语》共有20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各篇取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如《学而篇第一》为首句为“学而时习之”,《为政篇第二》的首句为“为政以德”篇下分章,各篇章数不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以记言为主,书中随处可见“子曰”字样,惟有《乡党篇第十》是个例外,它记载的是孔子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容貌举止之类,通篇是一个“子曰”也找不到。
90、(4)《里仁》501字
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91、(16)《季氏》863字
92、《论语》第十一章是先进篇,原文如下:
93、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共二十六章\x0930
94、【解读】季子然这个人是季氏子弟,孔子对季氏家族没有好感,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求又在季氏手下做事,问话背后有话,孔子也是巧妙地回答。
95、论语述而篇第七共三十八章\x0911
96、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ěn)之。
97、(15)《卫灵公》904字
98、译文:季路问侍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怎么能侍奉鬼神?”他说:“请问死?”他说:“我不知道生,焉知死?”
99、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共四十四章\x0924
100、论语子罕篇第九共三十一章\x0914
101、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102、译文:颜渊死的时候,孔子说:"啊!苍天灭我啊!苍天灭我啊!"
103、译文: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104、-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05、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大孝子啊!人们从来不挑剔和怀疑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
106、-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07、-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08、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109、《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110、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如用的,那么我们从前辈。”
111、【解读】我们可以仔细体会当时的情境,师徒在那样紧张的困境中,还能依然幽默风趣地对面对,非常难得。这其中的情感百味混杂,师生之间,环境与人之间,需要体会才能明白。
112、【译文】孔子说:'只有颜回差不多,可他经常缺衣短食。子贡却不相信命运去做生意,猜测行情经常很准确。'
113、-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14、论语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x094
115、【译文】子路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要去做。'公西华问老师:'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听到了就去做。我很疑惑,敢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地做;子路胆子太大,好勇争胜,所以我要约束他。'
116、【译文】子路让子羔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坑害别人家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老百姓可以治理,有社稷可以祭祀,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学问?'孔子说:'因为你这样狡辩,所以我讨厌巧嘴利舌的人。'
117、扩展资料:
118、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119、(6)《雍也》816字
120、《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121、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122、《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123、《论语》一共20篇,将20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918字。每篇字数如下:
124、译文: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好人。孔子说:"不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
125、孔子说:'没关系,我们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126、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了后面。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位说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愿望罢了。'
127、-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28、【解读】我理解这一章子张是向孔子讨教如何做好人、善良的人的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要向圣人、伟人学习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最快速、最简洁的办法就是虚心向好人学习,这也符合孔子的'见贤思齐'的思想。回到今天来看,我们除了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之外,还应该多读名人传记,这是促使自我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129、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差不多,多次空。赐没有禀受天命,而做买卖;行情多次中。”
130、【原文】11.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31、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共二十八章\x097
132、(13)《子路》1035字
133、'点,而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134、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共四十二章\x0926
135、-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36、'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37、(18)《微子》618字
138、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四章\x0920
139、【原文】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40、'公西赤,你呢?'公西赤回答说:'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我愿意学习。宗庙祭祀之事,或者外交会见仪式,自己穿好礼服戴好礼帽,我愿意做个这样的小相。'
141、【解读】这一章有的人把它和上一章放在一起来解读,也很有道理。单纯的理解这一章感觉有些突兀。如果将其与前一章放在一起看,孔子评价颜回的意思应该是说只有颜回的综合素质差不多,只是常常陷于精神的困顿。子贡不安于学问却热心买卖,还能经常获利。我看此章讲述的子贡,孔子有强调兴趣的意味。
142、译文:闵子骞侍奉在孔子一侧,恭敬和悦的样子;子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体现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样子。孔子很高兴。又说道:"像子路这个样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143、'唯赤则非邦也与?'
144、论语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x093
145、【原文】11.19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46、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章\x0933
147、孔子感叹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
148、【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最后一个逃出来。孔子见到他后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回答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去死呢?'
149、孔子说:'宗庙祭祀,外交会见,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公西赤说他愿意做一个小相,那还有谁能做大相呢?'
150、曾点说:'先在沂河沐浴斋戒,然后登上雩台,唱歌跳舞吟诵,以此奉献上苍,求得垂怜,得保风调雨顺。'
论语 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15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52、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共三十章\x0922
153、'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54、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共三章\x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