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致虚守静原文汇总33句

道德经致虚守静原文

1、⑥天:自然界的天。

2、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3、第16章致虚守静

4、⑦没身:终身。

5、至虚极(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

6、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7、⑤容:包容、宽容。

8、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

9、各复归其根(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因果)。

10、吾以观其复(我可以反复观察他们的循环)。

11、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12、【导读】

13、守静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14、致虚极,守静笃(dǔ)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15、“致虚极,守静笃。”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即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自我醒觉状态,非修行者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谛的。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16、【译文】

17、致虚守静的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

18、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努力做到清心寡欲,一心坚守清静无为,万物都在生长,我看着它们循环往复。

19、【解析】

20、致虚守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极、笃,意为极度、顶点。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

21、①笃(dǔ):极度、顶点。

22、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23、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24、【原文】

25、意思是:清心寡欲,一心坚守清静无为。

26、其中,虚:无物。和道家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种精神状态。静:同“净”。干净,纯净。这是老子告诉世人求道的方法,何为道,道是客观世界运行规律,是自然的的内在趋动因素。

27、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28、“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因静是根本,是生命的本质,回归了这个根本就是常。常是虚、静。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明。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而不知道虚、静,就会大胆妄为,逞凶害己。老子告诫说:“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睿智,如果凭借自己的通妄加干涉,那样必遭凶险。”

29、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

30、“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行道时要知道正常合理是什么样子,它的样子就是公正合理,公正合理才能够保全,保全是至上的信条。知道了天道的规律法则,才可以涵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涵容一切才会无私无欲;做到了无私无欲才可能神机博大;神机博大才可能神融太虚;神融太虚才可能同归生命的本源,只有回归那生命本源,才会永存不息。

道德经致虚守静原文

31、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

32、【注释】

33、归根曰静(看到因果可以说是静的作用),